01. 核心议题与初步分野
@dotey (宝玉) 提出的初步想法
“Workflow 本质上是工具... Agent 更像是 AI,它能主动规划、去调用工具。Workflow 应该是 Agent 的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工具。”
Agent (智能体)
角色:规划者、决策者。
特征:主动性、自主规划能力。
Workflow (工作流)
角色:执行者、工具。
特征:预定义流程、确定性。
关系模型:调用关系
02. 连续的光谱与演进
然而,两者并非非黑即白。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更像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并且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而动态演变。
光谱论 (@天猪 TZ)
“Agentic 和 Workflow 不是开关,而是连续的光谱。在 LLM 能力足够的地方更自主化(Agent),在 LLM 还不太擅长的地方通过固定编排(Workflow)把专家经验固定下来。”
组合优化与演进 (@凡人小北)
“现实中最靠谱的路径就是组合优化...哪里风险高就继续靠规则兜底。未来的演进:以编排承载的经验最终会被模型逐步吞噬。”
自动化趋势演进 (可视化)
03. 动态与成熟的演化视角
讨论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两者之间更复杂的动态关系。
视角 A:Workflow 是 Agent 的成熟态
@wwwgoubuli
这个观点认为 Workflow 才是高级形式。“Workflow 就是我们以 Agent 的形式横冲直撞,吃过无数亏总结出来的高效的、近乎最优解的快速解法。”
成熟过程示意:
(探索、试错、混沌、低效)
(固化、秩序、高效、最优解)
视角 B:Agent 动态生成 Workflow
@马东锡 NLP (引用 FlowReasoner)
前沿研究强调 Agent 动态构建 Flow 的能力。目标是“One workflow per query”:为每一条用户 query 即时推理出一个专属的工作流。
动态生成过程 (Flow Reasoning):
04. 综合与展望:界限的消融
综合来看,Workflow 和 Agent 的关系是多维度的,它们在 AI 的演进中不断融合。
1. 嵌套与包含
Agent 可以调用固定的 Workflow 提高效率(Agent > Workflow)。同时,多个 Agent 的协作过程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宏观的 Workflow(Workflow > Agent)。
2. 逻辑与结构
它们是对逻辑结构的不同描述方式:Agent 描述工作顺序的逻辑判断(类似代数),Workflow 描述工作依赖关系的空间结构(类似几何)。
3. 融合与内化
在后 LLM 时代,随着 Agent 动态生成 Workflow 的能力增强,两者界限日益模糊。“Workflow 迟早会内化进 Agent 的概念里。”
结论
Workflow 和 Agent 并非静态的对立关系。它们是自动化光谱上的动态概念。随着 AI 能力的增强,我们看到的是从固定流程到自主规划,再到动态生成流程的演进。未来的智能系统将是两者优势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