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投资组合的隐形风险
一个经典的60/40股票/债券组合,在资本上看似分散,但其风险却被股票完全主导。
资本分配 (60/40)
看似平衡的资金投入。
风险贡献 (实际)
超过95%的波动性来自股票,几乎没有风险分散效果。
核心理念:风险平价 (Risk Parity)
风险平价的核心,是让投资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承担相等的风险,而非投入相等的资金。
通过适度杠杆化低波动性资产(如债券),使其风险与高波动性资产(如股票)相匹配,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极大地提升回报/风险比率。
高风险
低风险
传统组合:风险失衡
高风险
风险匹配
风险平价:风险平衡
数据的证明:更优的风险回报
全天候策略引擎:驾驭四种经济环境
桥水的“全天候”策略,将25%的风险平均分配给在四种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类别。
经济增长 超预期
股票、大宗商品、公司信用债等资产表现良好。
通货膨胀 超预期
通胀保值债券(ILB)、大宗商品、新兴市场货币等表现良好。
经济增长 不及预期
名义债券、通胀保值债券(ILB)等资产表现良好。
通货膨胀 不及预期
股票、名义债券等资产表现良好。
破解迷思:关于风险平价的常见疑问
迷思 #1: 在利率上升周期中会表现糟糕?
恰恰相反。由于组合的平衡性,它并不依赖于利率下降。在1946-1981年的长期利率上升周期中,“全天候”策略的表现甚至优于传统的60/40组合。
迷思 #2: 风险平价策略导致了近期市场动荡?
风险平价策略的总规模在全球市场中占比极小,如同“沧海一粟”。此外,桥水的策略是逆向再平衡(下跌时买入),这有助于稳定而非加剧市场波动。
迷思 #3: 为何近年来表现不如传统组合?
当一个高度集中的组合(如60/40)所依赖的单一资产(股票)恰好经历超级牛市时,它短期内会跑赢多元化组合。这是正常现象,历史数据表明,拉长时间看,多元化的优势会重新显现。
结论:不畏风雨,行稳致远
在当今低回报、高风险、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预测哪类资产会胜出是极其困难的。一个经过精心构建、真正实现风险平衡的“全天候”投资组合,虽然无法保证每个短期都领先,但它提供了穿越不同经济周期的结构性韧性。这或许是投资者能够为自己构建的最可靠的投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