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众说纷纭的光谱
RC 咨询了近 3000 名校友,避开宏大的政治议题,聚焦于实际影响。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即使是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程序员,对 AI 当前的价值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AI 效用观点光谱(概念示意)
范式革新者
“我的工作流已彻底改变,我现在主要审阅 AI 代理提交的 PR。”
甚至有人开始采用“语音编程”。
怀疑论者
“极其自信,但几乎总是错的。”
认为现有 LLM 帮助不大,预计未来几年变化甚微。
我们发现,现实中的讨论远比网络上的主流论述更细致、更复杂。
第二幕:解构效用
为什么看法如此不同?RC 发现了影响程序员对 AI 工具感知的三个关键因素。
1. 经验与时效性
对 LLM 使用的深度、广度和最近使用时间显著影响判断。
在 AI 领域,“很久以前”可能仅仅意味着几个月前。
2. 编程工作的类型
模型训练数据中表示是否充分?涉及多少样板代码?
Web 开发和数据脚本比系统编程更容易受益。
3. 项目背景与规模
是在进行小型的绿地项目(Greenfield),还是在维护大型组织的庞大旧代码库?
前者更容易看到 AI 的效用。
不同领域的 AI 效用感知对比(概念图)
注:此图表基于 RC 校友的定性反馈,展示了对当前 LLM 工具效用的相对感知。
第三幕:学习的悖论
AI 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削弱深度理解的风险。关键在于,AI 消除的是必要还是不必要的“摩擦”?
“电动自行车”比喻 🚴⚡️
如果目标是:快速到达目的地
LLM(电动自行车)具有明显优势。它们可以让你更快地探索和熟悉新领域。如果目标仅仅是产出代码,它们无疑会加速这一过程。
如果目标是:成为更强的骑手
如果目标是深入参与编程工作以成为更好的程序员,你越是依赖它们,就越会剥夺自己通过深入参与过程而获得的益处。
实践中的平衡:模式切换与超级导师
🚀 交付模式 (Shipping Mode)
- 目标:效率与产出。
- AI 使用:重度依赖 LLM 生成代码。
🧠 学习模式 (Learning Mode)
- 目标:深度理解,技能固化。
- AI 使用:有意关闭代码生成工具,拥抱必要的“摩擦”。
👨🏫 导师模式 (Tutoring Mode)
LLM 作为个性化导师极具价值。它们允许学习者毫无顾忌地提出无数“愚蠢的问题”,快速入门新领域,消除了社交障碍。
— 某位帮助推出 ChatGPT 的 RC 校友
第四幕:永恒的基石
尽管工具和观点在不断变化,但所有校友——无论是 AI 的拥护者还是怀疑者——都一致认同:有些核心能力依然至关重要。
深刻的系统理解
建立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理解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深层原理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判断力与鉴赏力
AI 总会给你一个“Yes”,但这个“Yes”常常是谎言。懂得质疑、挑战 AI 输出并亲自验证(知道如何说“不”)的能力至关重要。
抽象层级的切换
优秀程序员的标志是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之间自由切换,并在多个层面上理解系统,这是 LLM 目前难以做到的。
RC 的教育理念基于“自主学习 (Unschooling)”先驱 John Holt 的思想:“我们无法给予他人我们的心智结构;他们必须构建自己的。”
第五幕:RC 的指南针
AI 时代的三大自我指令
1. 在能力边缘工作
(Work at the edge of your abilities)
真正的成长发生在“能做到”和“几乎能做到”的边界。
AI 时代的严谨性 (Rigor)
LLM 可以帮助你扩展能力边缘,但也可能在你“能产出的”和“能理解的”之间造成鸿沟。
RC 立场:使用 AI 工具学习时,你需要更加严谨,确保理解跟上产出。
2. 锻炼你的意志力
(Build your volitional muscles)
只有当你自己选择时,工作才变得有意义。
AI 时代的自主性 (Agency)
LLM 擅长快速给出答案,但不擅长知道你关心什么问题。只有你能决定什么对你重要。
RC 立场:使用 AI 工具来增强你的自主性(能动性),而不是取代它。
3. 慷慨地学习
(Learn generously)
RC 的主要价值在于人。
AI 时代的社区 (Community)
当观点差异巨大时,需要为尊重的分歧留出空间。向他人提问通常使双方受益,不要让能量流入“技术虚空”。
RC 立场: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不带偏见或教条。对周围的人保持好奇和友善。
放大你的抱负,
而非放弃你的自主。
无论你选择拥抱还是避免 AI,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你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心智结构。
掌握你的工具,而非被工具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