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未来工程师的蓝图

深入解读 SE2004 软件工程本科教育课程指南

由 ACM 与 IEEE-CS 联合发布,SE2004 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定义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与教学实践,至今仍具深远影响。

🏷️ 分类: 教育 技术
🔖 标签: #软件工程 #本科教育 #SEEK体系 #ACM #IEEE-CS #终身学习

核心理念:培养怎样的工程师?

SE2004 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它建立在一套清晰的原则之上,旨在塑造具备全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工程与科学的融合

强调软件工程是根植于计算机科学,并应用工程学原则进行系统化、可量化开发的一门学科。

专业实践导向

课程必须包含专业实践,涵盖团队合作、沟通、伦理、法律和经济等非技术性关键技能。

终身学习能力

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持续学习新模型、新技术的能力。

知识核心: SEEK 体系全景

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是 SE2004 的基石,它定义了毕业生必须掌握的 494 个核心教学小时。

SEEK 知识领域构成与课时分布

旭日图中心向外辐射,展示了从知识领域 (KA) 到知识单元 (KU) 的层级结构及其课时占比。

认知深度:从“了解”到“应用”

SEEK 不仅规定了学什么,更定义了要掌握到何种程度。通过布鲁姆分类法,课程强调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知识领域认知层级分布

实施蓝图: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SE2004 提供了灵活的课程组织模式,以适应不同院校的需求。以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入门路径对比。

路径A: 软件工程优先

从大一开始就引入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将编程视为实现工程目标的手段,旨在早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第一学年

SE101: SE与计算入门
SE102: SE与计算 II

第二学年

CS103: 数据结构与算法
+
SE200: SE与计算 III

路径B: 计算机科学优先

大一专注于打下坚实的编程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大二再系统引入软件工程。这是更传统、更普遍的模式。

第一学年

CS101: 编程基础
CS102: 面向对象范式

第二学年

CS103: 数据结构与算法
+
SE201: 软件工程导论

课程模式:一个北美四年制范例

SE2004 的知识体系如何融入实际的四年学习?以下是基于“CS优先”路径的一个典型课程安排 (Pattern N2S-1c)。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CS101 编程基础
CS102 面向对象
微积分 I & II
离散数学 I
物理/科学
CS103 数据结构
SE201 SE导论
SE核心课(A)
SE212 HCI
离散数学 II
CS 中级课
SE核心课(C)
SE核心课(D)
SE核心课(E)
专业实践
SE400 毕业设计 (全年)
SE核心课(F)
技术选修 x2
通识选修

全球视野:一项国际性的合作

SE2004 的权威性源于其广泛的国际合作,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学会和教育专家的智慧。

主要参与国家与组织

🇺🇸 ACM (美国计算机协会) 🇺🇸 IEEE-CS (IEEE计算机学会) 🇦🇺 ACS (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 🇬🇧 BCS (英国计算机协会) 🇯🇵 IPSJ (日本信息处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