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versation With Neale Donald Walsch
意识的演化
一场关于创作、神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深刻洞见的对话。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与神对话》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
《当下的力量》作者
创造的熔炉
巨大的创造力爆发,往往源于外部世界的彻底崩塌。
人生跌入谷底
遭遇车祸导致颈部骨折,随后失业,最终无家可归,在帐篷里住了一年。所有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均已瓦解。
存在主义危机
即使找到工作、脱离街头,内心依然感到巨大的空虚和无意义感。他开始质问生命:“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内在的呐喊
在一个凌晨4:15,积压的情绪爆发,他在纸上愤怒地写下对“神”的质问,寻求生命的答案。
对话的肇始
当提问足够真诚,答案便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一个清晰可闻的声音在他右肩响起,开启了对话。他惊觉地环顾四周,房间里空无一人。
声音很快转为内在的体验,他开始在黄色便笺本上记录下脑海中涌现的问与答。
这个过程并非为了出书,纯粹是个人探索、疗愈和与更高智慧的连接,持续了数周。
两种创作观
“我并未写下这些书,它们只是经由我而来。”
传统创作模式
🧠
基于思维、规划和逻辑。作者构思大纲,填充内容,反复修改,是一个“从我而出”(from me)的过程。
通道式创作
✨
基于敞开、接收和流动。创作者让思维“闭嘴”,允许更深的智慧涌现,是一个“经由我而来”(through me)的过程。
核心启示
对话中颠覆传统认知的几个关键洞见。
关于“神”的讯息
“你们,都把我完全搞错了。” (You've got me all wrong.)
关于“你”的身份
你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思想,甚至不是你概念中的灵魂。你是神圣的延伸,是纯粹的意识。
关于生命的目的
你以现在的形式存在,是为了让“生命”或“神”能够通过你,以及所有生命,来体验和认识它自己。
整合的挑战
“我最大的挑战,是在日常生活中接入那个意识层面。”
尼尔坦言,在不同场景下,他的意识状态存在显著差异。这形象地展示了“知道”与“活出”之间的距离。
前行之路:埃克哈特的洞见
如何弥合知与行的鸿沟?埃克哈特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
将负面情绪用作“警报器” ⏰
它提醒你:你已陷入思维,失去了当下。
1. 冲突升起
烦躁、愤怒、痛苦
2. 警报响起
觉察到内在状态
3. 主动放下
放弃对思维的认同
4. 回归临在
重新连接内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