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量的迁徙与 IP 时代
“IP焦虑”在企业家中蔓延。周鸿祎认为,这并非选择,而是必然。在短视频主导注意力的时代,企业必须跟着用户走,否则就会与主流群体脱节。
注意力经济的核心转移
“你不觉得抖音在全中国流行之后,中国至少有八亿人全都在每天刷抖音?流量全跑到短视频上,你就必须跟着用户走。”
短视频活跃用户
移动端主导
结论:企业家网红本质上是企业的新一代市场部和公关部。
网红时代的演进
初代网红(个人)
普通人获得流量,主要通过卖课、带货实现变现。
企业家网红
(如雷军、余承东、周鸿祎)目的转变为企业宣传,解决产品冷启动问题。
城市/文旅网红
各地文旅部门利用流量推动地方经济(如哈尔滨、淄博)。
02. AI 革命的真正拐点
GPT-3.5 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经验。周鸿祎认为,这次 AI 浪潮与以往不同,其核心突破在于对语言的理解,而发展的速度则令人震惊。
范式转移
从“总结知识灌给机器”的旧路线,转变为“让机器像大脑一样自主学习和泛化(举一反三)”的新范式。
语言是关键
语言是交流、知识传承、逻辑推理和描述世界的基础。理解语言的金钥匙,意味着理解了世界模型。
度日如年
AI 进化速度极快,信息量爆炸。“每天一觉醒来,这世界就变一个样子。一天的收获等于过去一年的收获。”
03. 深入:智能体(Agent)的崛起
周鸿祎的核心论点:大模型(LLM)只是大脑,它需要手脚才能发挥作用。智能体(Agent)是人工智能进化的必然阶段,它将真正释放大模型的潜力,实现从“全知”到“全能”的跨越。
“今天大模型的能力远远没有被人挖掘出来。大模型不等于一个大脑,它相当于是十亿个大脑... 当我们用智能体通过提示词标定,把大模型的能力输出到智能体里,能力就会非常强。”
大模型(LLM) vs 智能体(Agent)
Agent 通过专业化、工具使用和目标导向,在执行复杂任务上超越了通用 LLM。
- 目标导向:Agent 有明确目标,会产生“意志”(Will),但未必有“意识”(Consciousness)。
- 专业化:Agent 专注某个领域越窄,能力就越强(越窄越强)。
- 工具使用:Agent 能使用外部工具(API、软件),甚至能自我编程创造新工具。
多智能体协作:智能体蜂群(Agent Swarms)
“单智能体是不够的。人类的价值在于合作。一定要变成多智能体。” 周鸿祎认为,Agent 之间的协作模式并非简单的 API 调用,而是更像人类组织的协同。
1. 组织架构
需要 Leader Agent(领导者)进行任务分解和指令下达,Working Agent(执行者)执行有限任务。这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架构。
2. 目标对齐
像人类团队一样,需要“开会”、“Memo”来对齐价值观和大目标,确保协作效率和方向一致。
3. 透明与追溯
多智能体协作的成功率是乘积关系,挑战巨大。必须要求智能体展示思考过程(Thinking Process),实现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
案例:360 通过几十个智能体的协作,能够做出15分钟的 AI 视频成片,远超单智能体 90 秒的极限。
04. 变革:AI 时代的商业新范式
AI 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但也彻底改变了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周鸿祎指出两个关键转变:成本结构的变化和垂直化的必要性。
范式转变:从免费到付费
互联网时代:软件边际成本为零,免费+广告模式可行。
AI 时代:Token 成本高昂,且任务越复杂,消耗越大。收费/订阅制是必然趋势。
生存之道:极致垂直化
通用 AI 能力不足且交付不稳定。做得越垂直、越聚焦,Agent 的交付能力越强,用户才相信你能工作并愿意付费。
Token 消耗量级的跃升
任务复杂度决定成本(注:图表使用对数刻度展示量级差异)
05. 未来:人机协同与新挑战
面对 AI 的飞速发展,周鸿祎保持谨慎乐观。他认为近未来是人机协作的时代,同时必须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超级个体与 AI Native
AI 将重塑组织结构和个人能力。
-
→
超级个体 (Super Individual): 一个人管理几十个“赛博牛马”(Agent),效率指数级提升。
-
→
AI Native 企业: 组织结构变为混合团队,员工成为 Agent 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人在回路 (Human-in-the-loop)
完全的自动化并不现实,也不安全。最美好的结局是人机协作并存。
-
→
效率与安全: 结合人类的判断力和机器的执行力(如天津港的远程操作案例)。
-
→
保持控制: 延缓人类失去控制的时间,确保 AI 服务于人类。
AI 安全新挑战
AI 既是盾也是矛,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
→
注入攻击: 全民皆黑客。通过自然语言(PUA/套路)即可操纵大模型执行恶意指令。
-
→
以模制模: 必须用 AI 对抗 AI。训练专门的安全模型来捍卫人类利益,解决失控问题。
新的竞争法则:打不过就加入
“你不能把对方看成鲨鱼,要把它看成海洋。我应该跳到海洋里游泳。”
“不是 AI 淘汰人,是会使用 AI 的人淘汰不会用 AI 的人。”
核心洞察总结
• IP 必然性:在短视频时代,企业家 IP 化是获取流量和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 Agent 是关键:智能体(Agent)是释放大模型潜力的关键,多智能体协作(蜂群)将带来能力跃迁。
• 商业模式重塑:Token 经济学终结了免费互联网模式,AI 应用必须走向付费和极致垂直化。
• 人机协同:未来属于懂得与 AI 协作的超级个体和 AI Native 企业。
信息来源: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 周鸿祎×罗永浩!近四小时高密度输出!(Bilibili: BV1hNJ1zLE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