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荣格论心理痛苦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为何AI无法触及艺术的灵魂
“我问一位年长的诗人朋友,为何AI感觉如此空洞…她顿了顿,说:”
“因为它没有受过苦。”
一种浪漫化的观念,认为痛苦是创造力的燃料和必要代价。艺术家必须饱受折磨,才能产出伟大的作品。这是一种对痛苦的美化和宿命论。
艺术是应对生命困境的相处机制。关键在于既不否定也不美化痛苦,而是学习驾驭其催化力量,将其转化为洞见与创造的电流。
卡尔·荣格的深刻洞见
荣格认为,神经症本身是“反生命的、不具创造性的失败”。但它所引发的危机,则可能成为创造的转折点。关键在于其性质。
“真正的创造性天才不会被分析宠坏,而是从神经症的障碍和扭曲中解放出来。” — 荣格
荣格推测,如果尼采没有因梅毒感染而加剧神经症,他仍会创作出同样伟大的作品,但风格会“不那么尖锐刺耳...更加克制、负责和可敬”。这说明,核心创造力独立于病态,但其表现形式会受病态影响。
“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它在你之内说了什么。你必须回应那个声音。”
荣格的建议直指核心:创造力的源泉并非来自外部的痛苦,而是源于与内在最深处声音的搏斗、和解与表达。
“这种观点属于杞人忧天...AI终会提高到超过人类。”
- 5ilunch / 方生方死
“翻译也一样...AI的出现,让很多人可能不再有动力去体会翻译过程中灵魂碰撞与交融之美。”
- 同声翻译樱桃羊
“人类无法和ai共情,就像ai无法和人类共情一样。”
- starshipblock2
“这就像在说:机器印刷出来的书不如手抄本有灵魂。”
- 新钓鱼侯
“即使没有AI,人类很多能力也在丧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5ilunch
“我们有时总想为担心的事情来找一些理由安慰一下自己,接受ai全面超越人类,面对现实吧。”
- skc_cc